護眼成分百百種,你吃對了嗎?
建議不能只看成分,劑量足夠也很重要
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報告中指出,黃斑部病變、白內障及青光眼,是造成成年人三大失明的原因。
近年來因爲民眾長時間使用電腦、平板、手機,黃斑部病變的好發年紀,已從50歲以上下修到40歲以上。
建議3C產品重度使用者、高度近視族群、糖尿病患者,要在20-30歲開始定期檢視眼睛黃斑部狀況。
可以適量攝取下列營養素,尤其前三項成分可以穿透腦血管障蔽到達眼睛黃斑部:
1.葉黃素(Lutein)與玉米黃素(Zeaxanthin)
兩者都是可吸收藍光及具有抗氧化能力的類胡蘿蔔素,因為眼睛要接受大量的光線才能成像,是身體負擔最大氧化壓力的器官。
在眼睛的視網膜、黃斑區及晶狀體含大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,負責吸收藍光及抗氧化的重責大任。
建議每天攝取多少葉黃素?
美國醫學學會期刊 (JAMA) 研究顯示,每天攝取6mg葉黃素可降低眼黃斑部退化43%的風險。
雖然衛服部規範葉黃素補充品每日最高上限為30mg,但研究顯示每日攝取6-10mg葉黃素,和每日攝取高劑量葉黃素,長期服用(半年)都可以達到穩定的血中濃度,所以建議長期補充6-10mg/日葉黃素即可。
葉黃素要吃多久才有效?
連續服用葉黃素兩週後,血液濃度就有明顯的增加,但必須連續服用2~4個月,在黃斑部的葉黃素濃度才會明顯增加,而達到足夠抵禦藍光的效果。
2. DHA
視網膜感光細胞的細胞膜超過一半是DHA,DHA在眼中扮演極重要的抗氧化與神經保護作用。
3. 蝦紅素(藻紅素)
是一種類胡蘿蔔素,抗氧化的能力為β胡蘿蔔素的10倍、葉黃素的200倍、維生素E的500倍。
蝦紅素能改善毛細血管的循環,增加睫狀肌的肌耐力,改善眼睛疲勞與酸澀感。
4. 花青素 anthocyanidin
一種水溶性的抗氧化劑,矢車菊素(cyanidin)是最常見的花青素之一。山桑子(越橘)、葡萄子、黑豆皮、黑醋栗都富有花青素。
花青素具有微血管保護作用、改善眼睛疲勞、加速視網膜感光物質的再生能力,降低糖尿病患體內自由基破壞視網膜機會。
摘錄至
華人健康網
https://today.line.me/tw/v2/article/EXvlKmQ?utm_source=lineshare